花果山的行銷故事-定價

小猴猻接下了「賣蟠桃」的使命,隔天便興沖沖到後院挑了一大籃最美的蟠桃,準備到山下去賣。

牠心想:『這蟠桃可是大王隻身闖蕩瑤池,大戰眾神仙才搶來的珍貴寶物,而且長得又香又大,我想一顆賣個100塊錢應該沒問題』

到了山下捷運站的市場旁,牠挑了個空位便坐下擺攤,等著客人上門。

好不容易來了第一位客人,沒想到他一問這要100塊錢一顆,劈頭便罵:

『這也太貴了!你這桃子鑲金啊』

『比鑲金更好啊!這可是西王母娘娘最愛的品種,是遠從瑤…』

『屁!老子只想吃個桃子解渴,懶得聽你唬爛』便轉身就走。

沒想到第一個客人便碰上個不識貨的,更沒想到一整天下來竟都是一樣的情況,連隔壁攤又醜又小的小桃子都賣得比牠好。

沮喪的小猴猻回到花果山,馬上上網搜尋這是怎麼一回事。經過了一夜的了解,小猴猻總結了這次學到的一些經驗:
  1. 原來牠看似隨性的定價,其實是用了所謂的「成本導向定價法」來設定的,也就是說小猴猻以孫悟空遠從瑤池得到蟠桃的辛苦程度(高成本),加上一些預期利潤後而訂出。但是這樣的定價很容易就忽略了市場的競爭和需求。例如隔壁攤的小桃子只賣25元,或是當地消費者其實只想要解渴而不在乎桃子的品種。
  2. 牠也可以考慮改用第二種定價法「競爭導向定價法」,也就是說考慮山下捷運站商圈內的競爭商品價格,考量品質、知名度等因素後,再來訂出有利的定價。
  3. 還有第三種定價法「需求導向定價法」,可以藉由了解、或是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,再訂出適合的價格。
雖然大致上有上述三種定價法,但是牠也發現價格還可以用來作為攻擊對手的武器、品牌定位的象徵、搶攻市佔的手段等功能,如果再加上不同產品線和不同通路、區域的組合,將能夠有更多的定價策略可以使用。

小猴猻最後決定要先將蟠桃分類,挑出又大又美又香的蟠桃定價在一顆100元,而稍微小一點的蟠桃則只要40元一顆,最後挑出和隔壁攤差不多的桃子只賣20元一顆。

第一天,牠先揹了一籃20元的蟠桃到市場上賣,果然客人在比較了隔壁攤25元的桃子後,因為沒有什麼差別,最後都選擇了較便宜的花果山蟠桃。

第二天,除了準備了20元的蟠桃,牠另外帶了一些40元的蟠桃,放在攤子裡一起賣。但是一如所料,大夥看了一會40元的蟠桃,但最後還是買了較便宜的20元蟠桃。(牠同時也注意到隔壁攤的小桃子已經變成20元一顆了)

第三天,小猴猻除了40元、20元的蟠桃之外,還帶了兩顆100元的頂級蟠桃放在攤子最顯眼的地方。神奇的事發生了,大夥雖然沒有買這兩顆又大又美又香的頂級蟠桃,但是40元的桃子的銷量卻開始漸漸增加,最後甚至賣得跟20元的蟠桃一樣好!

小猴猻是個用功的孩子,當天回到家後立刻開始研究這是什麼道理。很快的他就找到「參考價格理論」來解釋這樣的結果:

消費者容易參考所有的選擇,再從中定出他心中認為合理、或是可以接受的價格。因此在產品線上增加一個高價的產品,能夠提高消費者的參考價格,從而讓價格第二高的產品銷量增加。

此外這樣的定價策略還有一個好處,就是在消費者的參考價格提高的同時,會因為「便宜無好貨的」心理因素,潛意識的認為隔壁攤(低價桃子)的品質比不上這一攤,讓即使同樣賣20元的桃子,小猴猻擁有更多的優勢,甚至可以說,高價的頂級蟠桃為花果山開始建立了「品牌優勢」。

花果山的行銷故事-由來

話說孫悟空隨著唐僧一行人西行取經,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,順利取得真經、修成正果,意氣風發。

不料,風光回到花果山的齊天大聖赫然發現,前幾年的西洋金融危機,猴猻們因為把資產都拿去跟雷曼雙妖買了衍生性金融商品,導致現在花果山是猴不聊生,失業率飆高,只能到壽山跟遊客搶花生吃。

這天孫悟空正愁該如何解決,一隻看上去機伶聰慧的小猴猻跳到跟前:『大王,不如咱們來做點小生意,實實在在的賺點錢,也讓大夥們有個正當職業,別再騷擾人類或蹲在家當媽寶。』

『哦!但做些什麼生意好呢?』

『大王上次將瑤池吃剩的蟠桃種子丟在後院後,現在已經那裡已經成了一片結實累累的蟠桃林,不如咱們就來賣蟠桃吧。』

於是孫悟空找到富二代白龍馬,合資成立了「心猿意馬公司」專做蟠桃買賣生意。並任命小猴猻專門負責賣蟠桃的相關事宜。

以上便是猴子行銷成立的來由。